保罗“背地里对有名望的人”传福音

保罗“背地里对有名望的人”传福音,并非出于胆怯或讨好,而是一种策略性的沟通方式,目的是为了保护福音的真理、避免不必要的纷争,并确保他所传的福音能被耶路撒冷的核心领袖们理解和接纳。

根据《加拉太书》2章2节的记载,保罗说:“我是奉启示上去的,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;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,惟恐我现在,或是从前,徒然奔跑。”这里的“背地里”原文为 idian,意为“私下”或“独自”,并无贬义。

他私下与“有名望的人”(如彼得、雅各、约翰等耶路撒冷教会领袖)沟通,主要是为了避免因外邦人是否需受割礼等问题引发公开冲突,从而阻碍福音在外邦人中的传播。保罗并非寻求他们的批准,而是希望在关键真理上达成共识,确保福音的合一与纯正。

因此,这一行为体现了保罗在坚持真理的同时,也具备智慧与人际沟通的灵活性。

保罗在安提阿责备彼得

保罗指责彼得的具体事件记录在《加拉太书》2章11-14节:

当彼得(矶法)在安提阿时,他原本与外邦信徒一起吃饭;但“从雅各那里来”的一些保守派犹太人抵达后,彼得因害怕受割礼派的批评,便“退去”不再与外邦人同桌。他的退缩连带影响了其他犹太信徒,甚至巴拿巴也“随伙装假”。保罗认为此举是“行的不正,与福音的真理不合”,于是当众对彼得说:“你既是犹太人,若随外邦人行事,不随犹太人行事,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?”换言之,彼得用行为暗示外邦人必须“犹太化”才能被接纳,违背了“人称义是因信耶稣基督,不因行律法”的核心福音,因此保罗当面抵挡他 。

圣经-说方言

在《圣经》中,“说方言”主要指获得一种超自然的语言能力,能说出自己原本不会的言语。这种能力被认为是圣灵恩赐的一种表现,以下是一些在《圣经》中被明确记载“说方言”的人或群体:

  1. 五旬节的门徒们(使徒行传2章):
    这是最早、最著名的一次“说方言”事件。圣灵降临在聚集的门徒身上,他们便开始用其他国家的语言讲论神的大作为,在场来自各地的犹太人都能听懂自己的乡谈。
  2. 哥尼流及其家人朋友(使徒行传10章):
    哥尼流是外邦人,当彼得向他们传福音时,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,他们也开始说方言,彼得因此确认他们已受圣灵。
  3. 以弗所的门徒(使徒行传19章):
    保罗为他们按手祷告后,圣灵降在他们身上,他们便开始说方言,又说预言。
  4. 使徒保罗本人
    他在《哥林多前书》14章提到自己“说方言比众人还多”,强调这是个人与神之间的属灵交流方式。
  5.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
    保罗在《哥林多前书》12–14章中多次提到他们中间有人说方言,但也提醒他们要有秩序,若没有人翻译,就当闭口。

综上,“说方言”的人包括使徒、外邦信徒、普通教会成员等,被视为圣灵恩赐的一种表现。

《哥林多前书》祭过偶像之物

在《哥林多前书》中,保罗提到“有人说,这是献过祭的物,为良心的缘故就不吃”,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:

当有人指出某食物是祭过偶像的,为了不绊倒他人、出于对他人良心的尊重,基督徒应当选择不吃。

背景解释:

在保罗时代,哥林多城的肉类很多都曾用于异教祭祀,之后在市场上出售。保罗指出:

  • 偶像本身算不得什么(林前8:4),所以吃祭过偶像的食物本身并不是犯罪
  • 但有些人(尤其是刚从偶像崇拜中归信的人)良心软弱,他们认为吃这些祭物就是参与拜偶像;
  • 如果这些人看到你吃,可能会被绊倒,甚至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吃,从而伤害他们的信仰

因此,保罗强调:

“若有人对你们说:‘这是献过祭的物’,就要为那告诉你们的人,并为良心的缘故不吃。”(林前10:28)

这里的“良心”不是指你自己的,而是指对方的良心。你虽然有吃的自由,但为了不让人跌倒、不让人误解你在参与偶像崇拜,你就应当放下自己的自由,选择不吃

总结:

这句话体现了保罗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:

基督徒的自由不是绝对的,当我们的自由可能伤害他人、绊倒他人时,应当为了爱和责任而自我限制。


一口氣看懂黃金暴漲的真正原因!全球瘋搶黃金,現在還能上車嗎?

大家 好 歡迎 回到 小翠時 政財經 今天 是 美東 時間 205 年 的 10 月 19 日 今天 這期 節目 咱們 要 來 聊 今年 漲得 最 誇張 的 金融 資產 — 黃 金 如果 你 在 去年 有幸 配置 了 黃 金 那麼現 在 你 的 賬面 資產應 該 已 經漲 超 60% 这 就是 今年 金价 上涨 的 疯狂 程度。 然而 更 可怕 的 是, 我 想 破 了 脑袋, 竟然 想不出 当下 有 任何 看空 黄金 的 理由。 我 现在 甚至 开始 怀疑, 金价 最后 可能 会 去 到 一个 非常 离谱 的 位置, 离谱 的 超出 我们 所有人 的 想象。 今天 的 我们 好像 又 回到 了 197 年, 当时 美国 宣布 废除 布雷顿 森林 体系, 美元 和 黄金 彻底 脱钩。 之后 短短 几年 时间, 黄金 涨超 24 倍。 那么 今天, 黄金 为什么 又 突然 开始 疯狂 上涨 了呢?

而且 涨得 根本 停不下来 的 样子。 这 期 节目, 咱们 就 来 把 这 背后 的 低层 逻辑 讲清楚。 首先 我们 得 先 把 这件 事 讲清楚, 那 就是 黄金 和 美元 之间 到底 是 什么 关系。 黄金 天然 是 货币, 因为 黄金 的 信用 不是 印出来 的, 也 不是 立法 定 出来 的, 而是 写 在 物理 规律 里 的。 它 稀缺, 开采 难, 它 不能 伪造, 也 不会 生锈 腐烂 或者 变质。 如果 我们 把 一张 美元 埋进 土里, 一年 后 它 就 变 废纸 了。 但 如果 我们 把 一枚 金币 埋进 土里, 一千年 以后 挖出来, 你 还 可以 拿 去 买 东西。 这 就是 货币 的 最高 形态, 永恒 的 购买力。 而 美元 呢?美元 之所以 有 购买力, 是因为 大家 相信 这 张纸 背后 站 着 的 是 全球 第一 大国, 美国。 美国 以 国力 为 美元 背书, 美元 已经 是 人类 历史 上 最 成功 的 信用 货币。 但 说到底, 它 也 只是 一种 制度 货币, 是 靠 人类 共识 维持 信用 的 货币。 黄金 和 美元 的 关系, 就 像 敲敲 板。 只要 大家 相信 美国 财政 稳健、 制度 可靠、 货币 自律, 美元 的 信用 就 牢不可破。 可 一旦 这种 信任 开始 动摇, 那么 黄金 就 会 被 重新 定价。 所以 197 年 美国 宣布 废除 布雷顿 森林 体系, 美元 和 黄金 脱钩 以后, 黄金 在 短短 几年 内 暴涨 了 24 倍。 因为 大家 开始 不 信任 美元。 美元 不再 和 黄金 绑定, 那么 大家 的 第一 反应 就是, 哦, 美元 不再 受约束 了, 那 他们 是 要 无节制印钞 了 吧。 那 美元 的 购买力 势必 下降 啊, 所以 我们 都 不要 持有 美元 了, 赶紧 去 买 硬通货 黄金 啊。 197 年, 每盎司 黄金 只值 35 美元, 到 了 1980 年 却 涨 到 了 850 美元, 短短 9 年 时间 暴涨 24 倍。

而 美元 因為 信用 矛動搖 致使 美國 經濟 陷入 了 災難性 的 滯漲 一邊 經濟 不 增長 一邊 物價 卻 飛漲 通脹 高達 14% 油價 暴漲 股市 暴跌 美國 家庭 儲蓄率 創歷史 新低,直到 1980 年, 保罗 沃 克尔 当 上 美联储 主席, 他 决定 不惜一切 代价, 买 回 美元 的 信用。 于是 他 采用 了 最 极端 的 方法, 暴力 加息, 把 联邦 利率 一下 干到 20%。 然后 代价 是 什么 呢? 代价 就是 当时 无数 美国 企业破产, 无数 美国 人 丢掉 了 工作, 还 不 上 房贷, 一夜 沦为 底层。 这次 加息, 美国 虽然 痛到 极致, 但 也 换来 了 成果。 通胀 从 14% 被 大挥到 3%, 美元 重新 稳住 了 阵脚, 全球 资金 又 开始 回流 美国。 这 段 历史 告诉 全世界 一个 冷酷 的 事实, 无节制 印钞 虽然 可以 换来 短暂 的 繁荣, 但 货币 信用 一旦 丢失, 想要 重新 找回, 就 得 付出 惨痛 的 代价。 然而 今天, 我们 似乎 又 回到 了 197 年, 美元 信用 再次 受到 了 质疑。 表面看, 美国 依然 是 世界 上 最 强大 的 国家, 经济繁荣、 消费 旺盛、 股市 上涨、 失业率 也 不算 高。 但 如果 我们 拨开 繁荣 的 表象, 就 会 发现 这 一切 都 好像 是 建在 一座 越来越 危险 的 信用 塔上。 过去 五十年, 美国 的 游戏规则 从 守住 美元 信用, 逐渐 变成 了 出卖 美元 信用。 政府 不停 的 借钱, 国债 像 吹 气球 一样 越吹越 大, 而且 根本 停不下来。 美联储 也 再 不会 出现 另 一位 保罗 沃 克尔, 有 魄力 重新 找回 美元 信用。 因为 没有 人有 勇气 让 当年 的 破产 潮 再 重新 上演 一遍。 哪怕 是 这届 共和党 川普 政府, 当 他们 面对 36 万亿 的 天量 债务 时, 他们 也 并 不 打算 紧缩 还债, 而是 选择 了 一条 更 聪明 的 路, 做大 分母。 什么 意思 呢?

就是 既然 债务 这个 分子 减不 下去, 那么 就 把 民意 GDP 这个 分母 做 大 吧。 只要 分母 涨 够快, 政府 的 负债 压力 也 就 可以 减轻 了。 换句话说 就是, 让 美元 贬值, 用 通胀 来 消化 债务。 是不是 很 像 中国政府 当年 的 土地 财政 思路? 确实 是 一个 玩法。 所以 大家 现在 能 理解 为什么 川普 政府 上台, 却 没有 让 大家 对 美元 变得 更 有 信心, 反而 去 分 抢 黄金? 因为 市场 看 明白 了, 川普 政府 的 经济 主张 本质 上 就是 继续 出卖 美元 信用, 通过 温和 通胀 让 债务 慢慢 蒸发, 用 时间 换 空间。 这 可以 让 国家 表面 上 看起来 欣欣向荣, 股市 上涨, 消费 强劲, 就业 稳健, 但 实际上 美元 的 购买力 却悄 缩水 了。 这 也 是 当代 美国 人 不得不 面对 的 一个 很现实 的 问题。 那 就是 无论 哪个 总统 上台, 无论 哪个 党派 执政, 他们 都 没想 过 真的 要 还债, 没有 人 选择 财政 紧缩, 因为 谁 都 不 想要 一场 经济衰退, 衰退 就 意味着 丢失 选票, 没有 什么 比 选票 更 重要 了。 至于 美联储, 他 也 早就 不是 沃克 时代 的 那个 美联储 了。 几十年 下来, 市场 早就 摸准 了 美联储 的 底线, 只要 一有 风吹草动, 美联储 就 会 选择 印钞 兜底。 我 可以 这么 说, 就算 保罗 沃克 重新 活过来, 我们 再 把 他 请 回 美联储, 他 看到 今天 的 美联储, 可能 也 没有勇气 再 干 一回 暴力 加息。 为什么?

因为 80 年代 的 时候, 美国 债务 只 占 GDP 的 三成, 沃 克尔 当时 选择 加息, 是因为 他 认为 代价 尚且 能够 承受。 而 现在 美国 的 债务 是 GDP 的 125%, 美联储 每 加息 1%, 财政 利息支出 就要 多出 几千 亿。 现在 川普 为什么 整天 逼 着 鲍威尔 降息, 就是 因为 财政 被 国债 利息 压得 喘 不过 气 了。 所以 现在 的 美联储 唯一 能 做 的, 就是 为 经济 兜底。 这 也 就 意味着 美元 的 信用 不 可能 得到 修复 了, 它 只会 缓慢 下降。 这 就是 黄金 上涨 的 底层 逻辑, 也 是 我 实在 无法 看空 黄金 的 理由, 因为 我 实在 看不到 美元 信用 有 被 修复 的 可能。 这 几年 黄金 最大 的 买家 就是 各国 央行, 几乎 年 年 创下 新高。 大家 要 知道, 央行 不是 我们 散户 玩投资, 我 今天 买, 明天 卖, 转 差价。 央行 买 黄金 是 出于 战略 储备 的 需要, 不是 为了 盈利。 所以 央行 之所以 要 多 买 黄金, 其实 就是 为了 对冲 美元 信用 的 下降。 只要 这个 趋势 不变, 央行 就 会 一直 买 下去。 目前 全球 央行 的 黄金 储备 占 到 外汇储备 的 30%, 如果 他们 买到 50%, 那么 金价 至少 要涨 到 5790 美元 一盎司。

那 有些 朋友 可能 会 问, 美国 现在 不是 在 搞 AI 科技 吗?

这 类 技术 革命 能 帮 美元 修复 信用 吗? 很 可惜, 科技 创新 虽然 可以 提高 生产率, 带来 更 高 的 GDP, 但 它 提振 的 是 生产力 本身。 而 美元 信用 损伤 的, 却是 人们 对 美国 财政 与 制度 的 信任。 我 打个比方 大家 就 了解 了。 现在 的 美国政府, 就 像 一个 财务 非常 不 自律 的 人, 虽然 这个 人 非常 聪明, 他 年 年 都 能 挣 很多 钱, 但是 他 天天 刷 爆 信用卡 的 坏习惯, 就是 改不掉。 那么 如果 你 是 个 信用 打分 员, 你 会 给 他 一个 高分 吗? 这个 人 今年 挣 10 万, 他 就 能 刷掉 10 万, 明年 他换 了 个 更好 的 工作, 能 挣 10 万 了, 但是 他 还是 会刷光 10 万 的。 所以 他 挣钱 多 还是 少, 根本 就治 不了 他 爱 花钱 的 毛病, 大家 说是不是。 所以 美元 信用 要 怎么 修复?

有且 只有 一种 方法, 那 就是 改掉 乱 刷卡 的 毛病。 最后 我们 再 来 回答 一个 看起来 很 矛盾 的 问题, 既然 美元 信用 在 下降, 大家 都 去 抢 黄金, 那么 为什么 美股 还 能 一路 创新 高 呢? 为什么 避险 资产 和 风险 资产 可以 一起 涨? 这 不是 跟 我们 的 常识 相悖 吗? 其实 这 两个 现象 背后, 是 同一个 逻辑 在 起 作用。 那 就是 美元 信用 下降, 资本 市场 只是 选择 了 两种 方式 来 对冲 这种 风险 罢了。 第一种 就是 买 黄金, 这 对冲 的 是 美元 信用 本身。 而 第二种 买美股 则 是 为了 跑 赢 通胀, 因为 美元 购买力 下降, 通胀 上升, 持有 货币 就 不如 持有 资产。 所以 大家 一边 买美股 一边 买 黄金, 两边 都 能 涨。 说 的 再 直白 一点, 美国 现在 货币 财政 双 宽松,美元 印 的 越 多, 资产 价格 就 会 被 抬 的 越 高。 而美 股市 场上 那些 科技 巨头 们, 他们 现在 之所以 被 资金 追捧, 就是 因为 他们 有 现金流、 有 定价权、 还有 AI 创新, 俨然 就是 美股 最抗 通胀 的 优质 资产 了。 好, 我们 总结 一下, 今年 黄金 疯狂 上涨, 其实 背后 反映 的 不是 资本 的 贪婪, 而是 大家 对 信用 货币 产生 了 怀疑。 我们 已经 意识 到, 我们 早就 丧失 了 修复 货币 信用 的 能力, 因�� 代价 付不起。 哪怕 是 信用度 最高 的 美元, 最终 的 结局 也 可能 是 沦为 废纸。 所有人 都 能 看到 这个 结局, 无非 就是 我们 还 剩下 多少 时间 的 问题。 这种 对 未来 的 恐惧, 就 演变成 大家 对 黄金 的 追捧。 这 也 是 为什么 我 说 我 找 不到 看空 黄金 的 理由。

未来 几年, 黄金 的 走势 可能 不会 像 70 年代 那样 疯狂, 但 它 的 回归 地位 几乎 不 可逆。 美国政府 依然 选择 消耗 美元 信用 来 换取 经济繁荣, 与 之 相应 的, 各国 央行 也 必然选择 增加 自己 的 黄金 储备 来 对冲 美元 的 信用 贬值。 1971 年, 美元 抛弃 了 黄金。 205 年, 世界 重新 拥抱 黄金。 半个世纪 过去 了, 我们 终于 明白, 纸币 的 信用 不是 印出来 的, 也 不是 选票 选出 来 的, 它 是 靠 财政 自律 赢回来 的。 眼下, 黄金 当然 不会 取代 美元, 但 它 的 上涨 就是 在 提醒 美元, 每 一次 信用 透支 所 换来 的 繁荣 必有 代价。 你 不付, 那么 你 的 子孙后代 也 总有一天 需要 去付。

保罗见雅各,支付规费和剃头的含义

在《使徒行传》21章,保罗回到耶路撒冷后去见雅各和众长老,他们提出一个建议:让保罗与四位正在还愿的拿细耳人一同行洁净礼,并替他们支付规费、剃头,完成他们的誓愿。

一、什么是“规费”和“剃头”?

  • 规费:指完成拿细耳人誓愿所需的费用,包括献祭(如斑鸠、羊羔、素祭等)和剃头的费用。
  • 剃头:是拿细耳人还愿仪式的一部分,象征圣洁的结束,剃下的头发要焚烧在祭坛下(参见《民数记》6章)。

二、为什么长老要保罗这么做?

  1. 破除谣言,化解误会
    当时耶路撒冷流传着一种说法:保罗教导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律法,不给孩子行割礼,不守祖宗规条。
    雅各和长老知道这不是事实,但为了避免教会分裂、犹太信徒跌倒,他们建议保罗用行动来“辟谣”
  2. 表明保罗仍然遵行律法
    长老说:“这样,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,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,遵行律法。”
    保罗参与洁净礼并出资,是为了向犹太人表明:他不是律法的敌人,而是尊重犹太传统的使徒
  3. 促进犹太信徒与外邦教会的合一
    耶路撒冷教会中有“几万”犹太信徒,他们都为律法热心。保罗若拒绝参与,将被视为藐视律法,可能引发教会内部张力。
    因此,保罗的参与是出于爱弟兄、顾全大局的谦卑之举。

三、保罗为何愿意配合?

  • 他早已表明:为福音的缘故,他可以“向什么样的人,就作什么样的人”(林前9:20-23)。
  • 他不是在否认福音真理,而是在不违背福音的前提下,尽量尊重犹太人的传统,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
  • 他愿意承担费用、参与仪式,是一种主动示好、化解误解的行动。

总结:

众长老让保罗拿出规费、剃头,是为了让他以实际行动破除谣言、表明守法的立场,从而维护犹太信徒与外邦教会的合一。保罗甘愿配合,是出于谦卑、智慧与爱心,并非妥协福音,而是为福音的缘故“向犹太人作犹太人”。

士基瓦的儿子们

“士基瓦的儿子们”在《使徒行传》19章中,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反面教材,寓意深远:


一、属灵假冒与形式主义的危险

他们虽是“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”,却并非真正属神的人。他们擅自奉耶稣的名赶鬼,却不认识耶稣,也没有生命的连结。这象征:

宗教身份 ≠ 属灵权柄
有名无实的信仰,在灵界毫无分量。

鬼魔回应说:“耶稣我认识,保罗我也知道,你们却是谁呢?”这句话成为千古警句,揭露了形式主义信仰的空洞


二、灵界只承认真实的关系与权柄

鬼魔“认识”耶稣,是因为祂是神的儿子;“知道”保罗,是因为他真实奉主名行事。但士基瓦的儿子们与神无关系、与灵无权柄,因此被鬼魔轻视、攻击、羞辱。

这寓意:

灵界不认头衔、不认口号,只认生命与权柄。


三、神借假显真,使主名得荣

这场失败成为以弗所复兴的催化剂。众人看见真假之间的巨大差距,纷纷悔改,焚烧邪书,主的道大大兴旺。

因此,他们的失败也寓意:

神允许假冒者暴露,是为了显明真理、洁净教会、高举基督。


四、对今日信徒的提醒

  • 不要只套用属灵语言,却没有属灵生命
  • 不要模仿神迹,却不跟随基督
  • 不要靠身份服事,而要靠圣灵与真理

总结一句话:

士基瓦的儿子们,是“有名无实”的信仰象征,提醒人:没有生命连接的奉主名,不过是属灵的自欺与鬼魔的笑柄。

保罗为什么厌烦巫鬼

根据《使徒行传》第16章的记载,保罗之所以对一个被“巫鬼”所附的使女感到“厌烦”,并最终命令鬼从她身上出去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1. 表面见证,实则干扰:这个使女被巫鬼附体,连续多日跟着保罗和西拉,大声喊叫说:“这些人是至高神的仆人,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。”虽然她说的是事实,但这种“见证”并非出于神,而是来自邪灵。邪灵虽然能认出神的仆人,但其目的是混淆视听、制造混乱,让人误以为神的工与鬼魔有某种联系,从而削弱福音的纯正性和权威性。
  2. 动机不纯,为利而行:使女的主人们利用她被巫鬼附体来行占卜之术,以此谋利。她的“见证”实际上是在为她的主人赚取利益,而非真正归荣耀给神。保罗看穿这一点,知道这种“帮助”是出于撒但的诡计,因此拒绝接受。
  3. 属灵原则:拒绝邪灵为神作证:耶稣在世时也多次拒绝鬼魔为他作见证(如马可福音1:25, 34),因为神的真理不需要邪灵来证实。接受邪灵的“帮助”等于模糊了神与鬼之间的界限,会使人误入歧途。因此,保罗作为基督的使徒,必须断然拒绝这种“合作”。
  4. 情绪上的厌烦是属灵敏锐的反映:经文说“保罗心中厌烦”,这不仅是情绪反应,更是圣灵的感动,促使他采取行动,洁净现场,恢复福音工作的神圣与秩序。

综上,保罗厌烦的不是使女本人,而是她身上的巫鬼;他拒绝邪灵“帮忙”,是为了维护福音的纯正、神的荣耀,以及避免信徒被迷惑。

彼得魂游外象启示

彼得在那次“魂游外象”中得到的启示,可以分三步看:

  1. 异象本身
    一块“大布”四角兜着各类走兽、飞禽、爬虫,有声音三次对他说:
    “起来,彼得,宰了吃!”(徒10:13)
  2. 即时解释
    圣灵立刻补一句:
    “神所洁净的,你不可当作俗物。”(徒10:15)
  3. 事后总结——这才是真正的“启示内容”
    当哥尼流派来的人抵达门口时,彼得顿悟:
    “神指示我,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。”(徒10:28)
    随后在哥尼流家,他公开宣告:
    “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,各国中那敬畏主、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。”(徒10:34-35)
    所以,彼得在那次魂游外象里得到的核心启示只有一句:
    “福音必须突破犹太边界,外邦人无需先变成犹太人,也能因信耶稣得洁净、被接纳。”

司提反对以色列人的指控

在《使徒行传》中,司提反被法利赛人逼迫时的演讲逻辑清晰、结构严谨,他通过历史回顾、指控和启示三个部分,逐步引导听众认识到基督耶稣的身份和使命。以下是他演讲的主要逻辑和引入基督的方式:


1. 历史回顾: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关系

司提反首先回顾了以色列人的历史,强调上帝对以色列民族的恩典和引导:

  • 亚伯拉罕的呼召:上帝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本地,前往应许之地(徒7:2-4)。
  • 约瑟的故事:约瑟被兄弟出卖,但上帝通过他在埃及拯救了以色列人(徒7:9-16)。
  • 摩西的带领: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,但以色列人多次悖逆(徒7:17-43)。
  • 大卫和所罗门:大卫和所罗门建造圣殿,但上帝并不局限于人手所造的殿(徒7:44-50)。

目的:通过历史回顾,司提反强调上帝一直在引导以色列人,但他们却多次拒绝上帝的使者,包括摩西和先知。


2. 指控:以色列人的悖逆与拒绝

司提反指出以色列人历史上的悖逆行为,并将听众(法利赛人)与他们的祖先联系起来:

  • 拒绝摩西:以色列人拒绝摩西,甚至在他上山领受律法时拜偶像(徒7:39-43)。
  • 拒绝先知:以色列人迫害并杀害先知,因为他们预言了义者的到来(徒7:52)。
  • 拒绝基督:司提反直接指控听众延续了祖先的悖逆,拒绝并杀害了“义者”耶稣(徒7:52)。

关键句

“你们这硬着颈项、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,常时抗拒圣灵!你们的祖宗怎样,你们也怎样。哪一个先知不是你们祖宗逼迫呢?他们也把预先传说那义者要来的人杀了;如今你们又把那义者卖了,杀了。”(徒7:51-52)


3. 引入基督耶稣:天开了,人子站在上帝右边

在演讲的高潮,司提反直接揭示基督耶稣的身份,并宣告祂的荣耀:

  • 异象的启示:司提反被圣灵充满,看见天开了,耶稣站在上帝的右边(徒7:55-56)。
  • 基督的超越性:他宣告耶稣是“人子”,这是《但以理书》中弥赛亚的称号(但7:13),表明耶稣是上帝所差来的救赎主。
  • 对听众的挑战:司提反的异象直接挑战了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拒绝,证明耶稣已被上帝高举,坐在荣耀的宝座上。

关键句

“我看见天开了,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。”(徒7:56)


4. 逻辑总结:从历史到基督的递进

司提反的演讲逻辑可以概括为:

  1. 上帝的信实:通过历史证明上帝始终眷顾以色列人。
  2. 以色列人的悖逆:指出他们一贯拒绝上帝的使者。
  3. 基督的成全:宣告耶稣是上帝最终的使者,却被他们拒绝。
  4. 审判的警告:暗示听众若继续拒绝基督,将面临上帝的审判。

5. 听众的反应与司提反的殉道

司提反的逻辑和宣告激怒了法利赛人,因为他们明白他已将耶稣等同于上帝,并指控他们犯了弑神的罪。最终,他们用石头打死了司提反,而他临终的祷告(“主啊,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!”)也反映了基督的样式(路23:34)。


总结:司提反如何引入基督耶稣

司提反通过历史回顾建立上帝的信实,指控以色列人的悖逆,最终以异象揭示基督的荣耀,将耶稣呈现为上帝所高举的弥赛亚。他的演讲不仅是对法利赛人的控诉,也是对基督福音的宣告——耶稣是上帝最终的启示,拒绝祂就是拒绝上帝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