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亚伯拉罕献以撒(创世记 22)
情节:父亲把独生子带到摩利亚山,儿子背木柴,几乎被杀,神却预备“代替的羔羊”。
预表:天父独生子的牺牲;地点摩利亚山后来就是耶路撒冷圣殿山(历代志下 3:1)。
新约:约翰福音 3:16 “神爱世人,甚至将他的独生子……”;希伯来书 11:17-19 说以撒的“复活”是预表。 - 逾越节羔羊(出埃及记 12)
情节:每家选无瑕疵羔羊、血涂在门楣,灭命天使越过。
预表:耶稣是“逾越节的羔羊”,血使神审判“越过”我们。
新约:哥林多前书 5:7 “基督,我们的逾越节羔羊,已经被杀献祭了。” - 旷野铜蛇(民数记 21)
情节:以色列人被火蛇咬,仰望摩西高举的铜蛇就得活。
预表:人子被“举起来”(十字架),凡信者得永生。
新约:约翰福音 3:14-15 耶稣亲自解释:“摩西怎样举蛇,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。” - 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(创世记 14)
情节:撒冷王兼祭司麦基洗德带饼酒为亚伯拉罕祝福。
预表:耶稣是“照麦基洗德等次”的永恒君王祭司。
新约:希伯来书 7 章整章论证麦基洗德预表基督。 - 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腹中(约拿书 1-2)
情节:先知被抛下海、三日三夜、出鱼腹“复活”。
预表:耶稣死后三日复活。
新约:马太福音 12:40 “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,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。” - 约瑟被兄弟出卖(创世记 37-50)
情节:被亲兄弟弃绝、下到坑里、升为埃及拯救者、后来赦免弟兄。
预表:耶稣被犹太同胞拒绝、受难、升高、最终全家得救。
新约:没有单节经文,但早期教会(如教父俄利根)普遍视为典型预表。 - 旷野磐石出水(出埃及记 17)
情节:摩西击磐石,活水涌出供百姓。
预表:被击打的基督流出生命活水。
新约:哥林多前书 10:4 “他们所喝的,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,那磐石就是基督。” - 赎罪日两只山羊(利未记 16)
情节:一只羊被杀流血,另一只“替罪羊”背负众罪放逐旷野。
预表:耶稣既流血赎罪,又永远除掉罪。
新约:希伯来书 9-10 章把赎罪日系统整体应用于基督的“一次永远”之祭。 - 大卫牧童战胜歌利亚(撒母耳记上 17)
情节:无名小牧者凭神的名击败外邦巨人,拯救以色列。
预表:耶稣——“大卫的子孙”——击败罪恶与死亡的权势。
新约:虽无直接引句,但早期讲道常把大卫战胜歌利亚与十字架得胜并列。 - 约柜回归/大卫迎约柜(撒母耳记下 6;诗篇 132)
情节:象征神同在的约柜被抬上锡安山,大卫穿麻衣跳舞迎接。
预表:复活升天的基督“登临”天父右边,成为神与人永远同在的“真约柜”。
新约:启示录 11:19-12:1 把约柜与天上母胎(马利亚)并置;教父传统把约柜等同基督。
月度归档: 2025 年 8 月
耶和华向撒但说:‘撒但哪,耶和华责备你!就是拣选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责备你!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?
- 背景
先知撒迦利亚看见一个异象:大祭司约书亚(代表以色列百姓)站在神面前,撒但却站在他的“右边”作控告者,暗示他满身罪污,不配事奉。于是耶和华亲自出面斥责撒但。 - “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”
- 火的意象:在旧约里常象征神的审判(阿摩司书 4:11 也用过同一比喻)。
- 一根柴本来必被焚尽,却被抢救出来,说明它已几乎灭亡,却因怜悯而幸存。
- 神借此告诉撒但:约书亚(以及他所代表的耶路撒冷余民)虽然曾经罪恶缠身、几乎被灭,却是我亲手“从火中抽出”、特意拣选、拯救并洁净的对象。因此,撒但无权再控告他们。
- 神学与牧养意义
- 对信徒:无论过去多么败坏,只要蒙神拣选与救赎,就不再被定罪(参罗马书 8:33-34)。
- 对撒但:神亲自作中保,为选民辩护,任何控告在神的恩典面前都失效。
一句话总结
“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”就是“几乎被审判之火吞噬、却因神的怜悯而幸存的人”;神用这句话驳回了撒但对约书亚(以及所有蒙恩罪人)的指控,宣告他们已蒙拣选、得洁净,不再被定罪
《何西阿书》的意义
何西阿与淫妇歌篾的婚姻是一个震撼性的“活比喻”,象征耶和华与属灵上不忠的以色列之间的关系。这个比喻不仅停留在审判上,还通过何西阿后来赎回妻子的行动,预示了上帝最终的爱与复兴。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这个“婚姻-盟约”背后的神学逻辑,我需要查证《何西阿书》后续章节中关于“赎回”与“复和”的具体经文,以完整地呈现其寓意。耶和华籍着先知何西阿所行的事,其核心的寓意是以一个震撼性的“活比喻”,来揭示并诠释耶和华与祂子民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。这个比喻通过何西阿的个人生活,将神对以色列的忠诚、以色列对神的不忠、神的审判以及最终不离不弃的爱,活生生地展现出来。
具体而言,这个寓意可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:
- 婚姻是盟约的象征:何西阿与歌篾的婚姻,本质上是耶和华与以色列所立盟约的缩影。在这段关系中,何西阿的角色预表了耶和华,而歌篾则象征以色列。正如丈夫与妻子之间有忠诚的约定,耶和华与祂的选民之间也存在着神圣的约定。
- 不忠与“属灵的淫乱”:歌篾婚后成为一个淫妇,她的背叛并非仅仅是个人道德的败坏,而是象征以色列对耶和华“属灵的淫乱”。以色列人虽与神立约,却转而追随外邦的偶像(如巴力),这就如同一个妻子背弃丈夫,去寻求别的情人,犯下了属灵上的大罪。
- 审判与离弃的记号:何西阿与歌篾所生的三个孩子的名字——耶斯列(审判)、罗·路哈玛(不蒙怜悯)、罗·阿米(非我民)——如同活生生的审判宣告,预示着神将因以色列的不忠而施加惩罚,他们将被分散,不再蒙受怜悯,甚至被暂时弃绝。
- 不离不弃的爱与最终的救赎:这个比喻最震撼、最深刻的部分在于,即使歌篾堕落为妓女,耶和华仍命令何西阿再次去爱她,并将她从奴仆的市集中赎回(何西阿书3:1-3)。何西阿的这一行动,预表了耶和华对以色列永不改变的爱。尽管以色列人一再背弃祂,神最终仍会伸出怜悯之手,将他们从被掳之地赎回,重新接纳他们,恢复他们与祂的关系,使他们再次成为“我的子民”,再次“蒙怜悯”(何西阿书1:10-11,2:23)。
因此,耶和华籍着何西阿所传达的,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婚姻的故事,更是一个关于神圣之爱与人类背逆之间永恒张力的宏大叙事。它宣告了神对祂子民的审判是公义的,但祂的爱与救赎的旨意更是最终的得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