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撒拉

撒拉(Sarah)含有公主的意思。

     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创世记》12章10—20节+17章15–21节

她是信心之父和多国之父——亚伯拉罕的妻子,因此,她是“信心之母”,也成了许多民族之母。她长得非常美丽,即使年纪高达九十岁,她依旧漂亮如昔,以至亚伯拉罕担心那些作王的,会为她的美色所迷,而认妻作妹,以保性命,幸好神保守了他们。

在撒拉九十岁的时候,神应许他们将要生一个儿子,撒拉却暗中偷笑,不相信神。但神的应许是真实的,一年之后,以撒果然出生了。

神所应许的,必不落空。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路得

 路得(Ruth)这个名字在女孩子当中是最流行的一个,它的意思是“值得看的”或“友谊”;相关的含义是婴儿的美丽、可爱和温柔。

         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路得记》

这与路得的性格相合。路得为人忠诚,在她还年轻时,丈夫便离世了,她和她的嫂子决定留在婆婆拿俄米的身边(这三个女人都是寡妇),不回娘家去。

经婆婆劝导下,路得的嫂子终于离开,只有路得坚持留下来陪伴婆婆,神也因此而赐福她。她离开自己的国家,跟随拿俄米往犹大的伯利恒去。她殷勤地在田间拾麦穗,供养婆婆。

后来遇上了敬虔又富有的波阿斯,并且嫁给了他,生了俄备得,他就是大卫王的祖先。忠诚会带来赏报——神会多方赐福的

路得的故事出自《圣经》中的《路得记》,是一个关于忠诚、爱与救赎的动人故事。故事发生在以色列的士师时代,主要围绕着摩押女子路得和她的婆婆拿俄米之间的关系。

故事的开头,拿俄米和她的丈夫因饥荒从以色列的伯利恒迁往摩押。在那里,他们的两个儿子分别娶了摩押女子,路得和俄珥巴。后来,拿俄米的丈夫和两个儿子相继去世,留下她和两个儿媳。拿俄米决定返回伯利恒,路得坚持要跟随她,尽管她的婆婆劝她留在摩押。路得说出著名的誓言:“你往哪里去,我也往哪里去;你住在哪里,我也住在哪里;你的人民就是我的人民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”

回到伯利恒后,路得为了生计开始在田间拾取麦穗。在那里,她遇到了波阿斯,波阿斯是她已故丈夫的亲属,也是一个富有的农场主。波阿斯对路得的善良和忠诚产生了好感,并给予她特别的照顾。

在拿俄米的建议下,路得向波阿斯求婚,表明自己希望成为他的妻子。波阿斯欣然接受,但由于还有一个更近的亲属有优先权,他首先去找那个亲属,说明路得的情况。最终,那个亲属选择放弃这个权利,波阿斯于是娶了路得。

路得和波阿斯的结合不仅使拿俄米得到了照顾,也为路得带来了新的生活。她们的后代中,路得成为大卫王的曾祖母,最终在耶稣的家谱中也有她的名字。

这个故事传达了许多重要的主题,包括忠诚、家庭、信仰和神的救赎。路得的坚韧和勇气使她成为了一个值得敬佩的角色,也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启示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利百加

利百加(Rebecca)的意思是“绳套”,这字应用到女性身上,则表示她身材美好、面貌秀丽、男人都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。

         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创世记》的24章

利百加的绳套牢牢地绑在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的颈项上。以撒与利百加的故事,像一首充满爱情与柔美的诗歌,自古以来就为人所传颂不已,至今依旧传为美谈。

当以撒娶了她之后,与她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了二十年,利百加才给他生了两个孪生儿子,取名以扫与雅各。

神给亚伯拉罕“多国之父”的应许,乃由这双孙子开始实现

以撒的父亲叫亚伯拉罕,某天,年迈的亚伯拉罕唤来他手下资历最老的仆人,让仆人去他老家为他儿子以撒物色一个妻子。考虑到婚姻是男女双方共同决定的,亚伯拉罕也没有要求仆人一定要把物色好的女子带回来,一切全凭自愿。

对于为儿子娶妻这件事,亚伯拉罕出手非常阔绰,他给了仆人十匹骆驼和各样的财物,让他带去自己的老家美索不达米亚。夜色将要降临的时候,仆人来到了拿鹤的城(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城镇)。

这时,仆人看见很多女子正从城中出来,准备到城外的水井打水,便心想着其中说不定就有适合做以撒妻子的人选。于是,仆人提前一步来到井边,随后开始祷告,大致内容就是,假如哪个女子愿意给他和骆驼水喝,那么这个女子就是以撒命中注定的妻子。

随后仆人看见一个长相极美的女子肩上扛着水瓶过来打水,便决定先从她开始尝试。这个女子不是别人,正是

亚伯拉罕兄弟拿鹤的孙女利百加。利百加在听到仆人向他要水喝的时候,二话不说就将装满水的瓶子递给了他,并在仆人喝完后,又跑去打水给骆驼喝。

显而易见,利百加正是仆人要为以撒寻的妻子。等骆驼全都喝完水后,仆人拿出一个金环和两个金镯交给利百加,随后向她打听她的家庭情况。利百加一五一十地告知仆人后,邀请仆人去她家里过夜。

一开始,仆人并未前去,直到利百加的哥哥拉班过来邀请,仆人这才答应了(可能是想看下利百加家人的态度)。仆人来到利百加家中后,向利百加的家人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他的来意,利百加的哥哥拉班和父亲彼土利听完后,觉得这是天赐良缘,于是答应将利百加嫁给以撒。

仆人见利百加的家人答应的这么爽快,于是拿出带来的金器、银器,和衣服送给利百加做聘礼,而其他宝物则送给利百加的家人。本来呢,利百加的家人是想让利百加在家里再住个一段时间,但仆人认为,既然是天赐良缘,那就不要耽误时间了(仆人想尽快完成亚伯拉罕交代的任务)。

在征得利百加本人的同意后,仆人便带着利百加和利百加的乳母及侍女往回走(仆人在利百加家里住了一晚,第二天清晨出发)。当天傍晚,仆人等人碰见了刚从庇耳拉海莱回来的以撒。

以撒从仆人的口中得知事情的原委后,便领着利百加来到了他母亲撒拉的帐棚(为了方便搬家,亚伯拉罕他们一家是各自住在帐篷里的,而此时的撒拉已经去世,这里应该指的是撒拉生前住的帐棚),和她完成了婚礼仪式。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喇合

喇合(Rahab)的含意是“宽敞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 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约书亚记》的2章及6章17节

她是耶利哥城的一个妓女。在以色列人攻取耶利哥时,约书亚所派遣的两个探子躲藏在她的屋子里,她没有把他们检举出来,反而敬畏他们的神,救了他们二人的性命,她无惧国人知情后对她加诸杀害。

她的勇敢使她的名字留在耶稣家谱里,又为希伯来书(第十一章)作者列为的信心伟人之一。

不要放弃生命中的每一个处境——神会救你

圣经中的妓女喇合:信心的典范

约书亚继承摩西的地位,准备延续摩西的道路,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境内。

首先拦阻以色列人的,是耶利哥城。

知己知彼百战不殆,约书亚于是派了两个探子潜入耶利哥城,对耶利哥城进行一番侦查,不料,耶利哥城的王也知道了城内混进了以色列人的奸细,于是,命人全城搜捕以色列人。

这两个以色列探子误打误撞,闯进了妓女喇合的家里。

妓女喇合知道,以色列人是蒙神祝福的人,因此,耶利哥城的命运,已经注定了,于是,妓女喇合对以色列探子表示:自己愿意搭救他们,掩护他们,但是,妓女喇合有一个条件,那就是:等到以色列人将来攻入耶利哥城,不能伤害她和她的家人。

以色列人答应了妓女喇合的请求,因此,妓女喇合冒着被耶利哥王杀害的危险,掩护并搭救了这两个以色列探子。

后来,以色列人进入耶利哥城,也遵守了承诺,善待了妓女喇合的一家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马大

马大(Martha)的意思是女性的“主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圣经出处:新约圣经《路加福音》第10章38–42节

她是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姐姐,与他们一同住在伯大尼。因她较年长,因此一切家计全由她承担。就是在这个温暖与招待殷勤的家,耶稣找到了安舒,祂爱住在他们的家。

由于马大尽力招待耶稣,忙不过来,以致向耶稣抱怨妹妹不予帮忙,因而受耶稣一次的责备。耶稣提醒她,她已经容许外在的事情纷扰心灵的活动了。然而,马大仍然是耶稣所爱的。

马大的错误不在于她的服事,每一个基督徒都当像仆人一样服事。服事主应当是天家中每位儿女的座右铭。马大“伺候的事多”也不是一件错事,事奉永远不会嫌太多,我们理当尽所能的服事他,用我们的意念、心思和手服事主。

她为主殷勤预备宴席也没有错,马大是有福的,因为她有机会款待这样一位贵宾,而且她有一个乐意事奉的灵。她的错误是因为“伺候的事多,心里忙乱”。马大忘记了主,只注意到自己的工作。她用事工代替与主的交通,虽然她虽尽了责任,却牺牲了更美的福分。

今天我们应当像马大也要像马利亚,一面尽力事奉,一面与主亲近。为此我们需要丰盛的恩典,因为服事主比亲近主更容易。约书亚与亚玛力人交战时永不疲乏,但在山顶祷告的摩西,却要靠两位助手来扶住他的双手。我们所受的操练越是属灵方面的,就越容易感到疲倦。品质优良的果子最难培植,照样属天的性情也最难培养。

亲爱的,我们固然不要忽略外面的事务,但也当学习享受与主耶稣活泼而亲密的交往。不可忘记坐在耶稣的脚前,也不可用服事他作为借口而不听道。要使灵命健康,要使主得荣耀,要我们的一生有用处,就必须保持与主耶稣不断的交往,并且确定我们的灵性比世上任何事物都重要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伊利沙白

伊利沙白(Elisabeth)的意思是“神是我的誓约”或“神的敬拜者”。

       圣经出处:新约圣经《路加福音》第1章

她是一个特别蒙恩的女子,在年纪老迈时生了一个儿子,就是施洗约翰,他是耶稣传道的先锋。她也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表姐,为人充满恩慈与喜乐,对神也满有盼望。

后来,多少女王、王后与妇女都喜爱伊利沙白这个名字。在美国,约有二百万的女性采用这个光荣的名字。如果所有叫这个名字的都“在神面前都是义人”,是没有可指摘的,那么她们在自己的国家和社会里,将是何等大的属灵力量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夏娃

夏娃(Eve)是“生命”或“赐生命”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创世纪》第2–3章

她是首位活在世上的女人,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,也是首位被称为妻子的女人和首位母亲。神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之后,又给他造了一个女人,让这个女人成为亚当的配偶和伙伴,正如中国的“好”字,男人独居不好,有了女人才合成“好”字。现在人称配偶为“另一半”是对的。

这是人类的第一个家庭,人类的生命从夏娃身上繁衍出来。后来夏娃因被蛇诱惑,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,又给丈夫亚当吃了,便陷在罪中,并将罪性遗留给后代

夏娃的故事在《圣经》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‌:

首先,夏娃的故事揭示了人类的尊严和价值。圣经中描述神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创造了亚当和夏娃,赋予他们智慧和生命,这强调了人类的独特性和神的创造意图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是神的杰作,不论我们来自何处,拥有何种才能和财富,在神的眼中都是特别而宝贵的‌。

其次,夏娃的故事也揭示了人类的罪性和脆弱性。在伊甸园中,亚当和夏娃受到神的祝福,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。然而,他们违背了神的命令,吃了禁果,犯了罪。这一瞬间,他们失去了与神的和谐和纯洁,进入了罪恶的世界。这提醒我们人类常常被诱惑和错误所引诱,犯下错误的选择,需要神的恩典和拯救‌。

此外,夏娃的故事还展示了神的爱与慈悲。尽管亚当和夏娃犯了罪,失去了与神的同在,但他们仍然得到了神的恩典和应许。神应许他们一个拯救的后裔,通过这个后裔,人类将得到救赎和重生的机会。这个后裔正是耶稣基督,这让我们深刻地明白到,尽管我们犯了错误,失去了神的恩典,但神始终愿意给我们重生的机会,只要我们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‌1。

最后,夏娃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类与神的关系。在伊甸园中,亚当和夏娃常常与神一起散步、交流和享受美好的时光。然而,当他们犯了罪,他们感到了羞耻、害怕和远离神。这让我们思考人类与神的关系,尽管我们常常犯错误,感到自卑、孤独和迷茫,但神始终在等待我们回归他的身边,不会因我们的过失而放弃我们‌。

再加一点:【推脱】

我们先定义「推脱」

A让B做了某件让B陷入困境的错事,在面对别人责问时,B把这件事的责任推给A,并尽可能想让自己脱离这件事的责任。

先看看原文,创3:11、12、13-「上帝说:“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?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?”那人说:“你所赐给我、与我同居的女人,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,我就吃了。”上帝对女人说:“你做的是什么事呢?”女人说:“那蛇印有我,我就吃了。”

第一次看时我只认为亚当夏娃是实话实说。但仔细一品,这二人心中都知道做了不对的事,而话语中都是想把上帝注意力推到不是自己的另一个人身上。

这个在生活中太常见了,比如上班迟到被老板责问为什么迟到,也许我们会说“是闹钟没有响”或者“路上太塞车”。这么说的原因都是想让自己尽量逃脱责任。

但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,一个迟到的人,他真的是闹钟没响导致迟到的,但他说:“迟到确实是我的过错,我没有检查好闹钟所以今天闹钟没有响。我会为我的迟到负责,未来我也会更注意检查闹钟,以免再遇到像这样迟到的事”

1
0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哈拿

哈拿(Hannah)的名字有美丽动人的含意,如“优雅”或“恩惠”,稍加改变即成为顺口的“Ann”,“Anne”或“Anna”。

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撒母耳记上》第1–2章

哈拿没有生育,内心感到非常愁苦,但却不停止祷告。她在圣殿向神许愿,如果祂赐她一个儿子,她会把他归给神,全然由祂使用!神答允她的所求,这个盼望已久的孩子终于来临,她给他起名叫撒母耳,这就是以色列历史上显赫有名的领袖。

哈拿的祷告蒙了应允,就还了愿。这个女人是理想母性的化身,她不住地祷告,蒙了神丰盛的祝福

哈拿是撒母耳的妈妈。在一般人的眼里,她非常普通,就一家庭妇女而已,但在我眼里,她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女人,她身上有许多闪光点。

先来聊聊她的故事吧。

她是以利加拿的妻子,居住在以法莲人的领地。推算下来,以利加拿应是利未人哥辖族的后代。以利加拿娶了两个妻子,除了哈拿,另一个妻子是毗尼拿。

哈拿没有儿女,毗尼拿有儿女。

以利加拿是个遵守律法的人,他每年都会从所住之地上到示罗,去敬拜祭祀神。因为爱哈拿的缘故,每次都会分双份的祭肉给哈拿。他一点都没有因为哈拿没有生育而苛待或嫌弃哈拿,反而给予更多的爱和关怀。

但这事引起了另一个妻子毗尼拿极大的不满。或许是强烈的妒忌心唆使,毗尼拿见哈拿没有生育,仗着自己有儿女便作了哈拿的对头,常常用言语挑衅、刺激哈拿,要使她生气。

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,哈拿的心里实在太痛苦了。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生育的缘故,因此无论丈夫以利加拿如何安慰她,她的内心始终都不得安慰。加上毗尼拿的为难刺激,她心里愁闷,以至常常哭泣,吃不下吃饭。

02

有一年,他们一家人又去示罗敬拜。等大家吃喝完了,哈拿就站起来,独自到殿里去祈祷。她一边痛痛哭泣,一边祈祷。她向神许愿,如果神垂顾她当下的苦情,眷念不忘她这个婢女,赐她一个儿子,她必使这儿子终身归与神……

由于哈拿是在心里祈祷,只动嘴唇,口里却并没有发出声音,所以当祭司以利老人家坐在殿的门框旁边一眼看去,以为她是喝醉了酒在发酒疯,就责备她。哈拿连忙恭敬地轻言解释:

……不是这样。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,一滴酒都没有沾,但在神面前倾心吐意。请不要将我看作不正经的女子。我因被人激动,愁苦太多,所以祈求到如今。

哈拿并没有解释自己所求的是什么,所遇见的愁苦是什么。她仅仅解释自己不是酒醉的人,也不是不正经的女人。回想前面,当另一个妻子毗尼拿刺激她的时候,她虽然生气,却也没有当面争吵,没有仗着丈夫宠爱而攻击对方。她真的是一个性情温柔的女子,对家人有极大的包容。

以利也没有再问哈拿什么,只告诉她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,并祝福说愿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!

哈拿一听这话,脸上的愁容立时消散,回去就吃饭了。因为她相信那时以利说话代表的是什么,那是来自于神的祝福。她看见的不是以利这个人或他所说的是什么,而是他所代表的背后那位至高者。

03

哈拿其实明白,生育这件事出于神。从前她不能生育,是出于神,以后能不能生育仍然是出于神。她比拉结(先祖雅各最爱的妻子)更聪明,没有因不能生育而找以利加拿胡闹。

她只找神,她找对了方向。

后来,哈拿果然怀孕生了一个儿子,这个宝贝的儿子就是撒母耳。她对孩子充满了爱,精心照顾儿子到断奶(据资料显示,犹太人那时一般是3岁才会断奶)。期间,她并没有例行随同丈夫去示罗。

当然,她是有请求丈夫的同意的。感恩的是,她的丈夫以利加拿也是一个心存敬畏的人。

再后来,小撒母耳断了奶,哈拿带着他去到示罗,同时按照律法的要求,带上相应的礼物。哈拿把小撒母耳领到以利面前,告诉以利自己是来还愿的,她把小撒母耳交给以利,并献上感谢赞美。

此后,哈拿每年都会在固定的节期来看望小撒母耳,带来为他做的小外袍,让小小孩子体会到妈妈的爱。

04

如果仔细思想,会发现哈拿这个女人不一般,她具有非常大的信心。

不仅表现在求子的事上,这个是很明显,当以利说了那番话后,她就心里欢喜,脸上散去愁容,跑去吃饭了嘛,大家都看得到。

还有,就是体现在她对小撒母耳成长的放手。要知道,当时以利已经年迈,他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养已经彻底失败。那两个儿子道德败坏,一点儿都不敬畏神,公然作恶,名声在以色列人中早已臭了。哈拿怎么敢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交在以利的手上?

换作是我,可能要失信了,至少要再去神面前哭几场……再或者,搬去以利家旁边作陪也行呀。万一自己的宝贝儿子小撒母耳被带坏了怎么办?受到虐待了怎么办?……

我不知道哈拿当时有没有这些顾虑和忧愁。或许是有的吧,哪个正常的母亲不会担心呢,毕竟,在我们看来,以利家那个样子,小撒母耳身处的成长环境实在是太不友好了。

然而,我们从书上所见,哈拿什么措施都没有采取。她和小撒母耳最长的相处时间,大约就是孩子断奶之前的那3年时光吧。我想,她一定非常珍惜那3年的好时光,她对小撒母耳的家庭教育应是非常好、非常符合那本书上的教育原则。

从小好好教养孩子,使他明白当行的路,这样,他到老也不会偏离。这话绝不是徒然的。

然而,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的教养,哈拿怎么能放得下心?怎么能放得下手?

我想,除了幸(音)心,别无解释。或许,在人看来,孩子是交在以利的手中,但在她看来,却是交在神手中的吧。从此,她不干涉孩子的成长,她不违背所许的愿,她只管尽上了她一切的本分,将结果交于神。

神果然成就一切,超过所求所想。小撒母耳渐渐长大,神与人越发喜爱他,最终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中举足轻重的正面人物。作为妈妈的哈拿,心里一定是非常高兴的欣慰的吧。

哈拿的指望不在人(也不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哦),乃在神。亲爱的,你的指望在哪里?

我曾想,如果她的丈夫以利加拿只娶了她一个妻子就好了。可是,没有如果,只有事实……转念一想,如果没有那个妒火中烧处处针锋相对苛待她的毗尼拿,也许,哈拿的心未受痛苦的熬炼,不会在神面前切切地寻求,更不会经历后来的丰盛。

所以,不抱怨,不是去求环境的改变,而是求有智慧去适应和胜过环境。

亲爱的,在神面前倾心吐意,永远是上上之策

圣经中25位特殊的女子-底波拉

旧约圣经《士师记》第4–5章

这是一位大无畏的爱国女英雄,在旧约所有的妇女当中是突出的。她是一位女士师,常给百姓审理案件。她又是一位女战士,鼓励士师巴拉推翻压迫者的辖制,拯救国家,甚至伴着巴拉率领军队出战,最终获得全胜,她善战的英名因此永垂不朽。

她把以色列人从残酷的敌人手中拯救出来,她的丰功伟绩如此辉煌,是因为她的心与神紧密连结。

士师是古代以色列的军事和政治领袖,圣经里唯一记载过的女士师名叫底波拉,今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她的故事。

作为凡人来讲,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子。但是从职责来讲,她当时既是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又是他们的思想领袖,底波拉所肩负的责任相当于男人甚至远远超出绝大多数男人的责任。
然而,她既不是靠征服男人而得到这个职位也不是篡夺权利,她的所有才能和责任都来自于上帝。
底波拉既杰出又独特,她的领袖风格既有形式也有内容。她执行任务是凭着她的才能、聪明、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坚韧的心志。
她实现领导权绝非与人争荣耀,而是通过激励。从她与当时同为以色列第五代士师的巴拉的合作中可以窥见一斑。


她曾如此激励巴拉:

不要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就害怕。从神的观点来看,我们的仇敌已经被打败了。在神的眼里,耶宾的铁车和部队都形同虚设。神所期望的唯一事情就是你要有信心”。

底波拉用这简短几句话合理地透视出了当时的形势,而且话语里面充满信心和力量。巴拉也被底波拉激发出了信心和力量。这让他既不趾高气昂、无视自己的软弱,又敢于接受挑战。因为这些经历,巴拉也成为了一个信心的英雄,一个强有力的领袖。
底波拉和巴拉如同一人,互相帮助,互相扶持,互相成全。他们有勇有谋,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各项计划。
女人被造是成为男人的伙伴,虽然与他同等但是有差异。通常男人一直担负着带领的职责,但是这段故事里,却是让一个女人做带领。


底波拉的生命刚强有力,光芒四射。她既能完成各样的任务,拥有巨大的属灵优势,将神的思想传给百姓,熟练地指导军事战役,还可以谱词谱曲,她所做胜利之歌,题材来源于最古老和最优美的希伯来诗。完全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女人。
而她最大的优势还不是她拥有那些才能,不管她多么耀眼,底波拉内心的顺服和谦卑使得她不管做什么,期望总来自于上帝。底波拉并没有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利,她是一个吸引人又有恩赐的女人。
底波拉因为她的领袖才能、她的品格、以及她优美的诗歌,成为了圣经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之一。
如此鲜活的形象很是让我仰慕。与她相比,自己真的是相形见绌。愿自己也可以顺服于上帝,成为有智慧有才干又不自以为是的女人,也成为可以激励他人的女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