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拿(Hannah)的名字有美丽动人的含意,如“优雅”或“恩惠”,稍加改变即成为顺口的“Ann”,“Anne”或“Anna”。
圣经出处:旧约圣经《撒母耳记上》第1–2章
哈拿没有生育,内心感到非常愁苦,但却不停止祷告。她在圣殿向神许愿,如果祂赐她一个儿子,她会把他归给神,全然由祂使用!神答允她的所求,这个盼望已久的孩子终于来临,她给他起名叫撒母耳,这就是以色列历史上显赫有名的领袖。
哈拿的祷告蒙了应允,就还了愿。这个女人是理想母性的化身,她不住地祷告,蒙了神丰盛的祝福
哈拿是撒母耳的妈妈。在一般人的眼里,她非常普通,就一家庭妇女而已,但在我眼里,她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女人,她身上有许多闪光点。

先来聊聊她的故事吧。
她是以利加拿的妻子,居住在以法莲人的领地。推算下来,以利加拿应是利未人哥辖族的后代。以利加拿娶了两个妻子,除了哈拿,另一个妻子是毗尼拿。
哈拿没有儿女,毗尼拿有儿女。
以利加拿是个遵守律法的人,他每年都会从所住之地上到示罗,去敬拜祭祀神。因为爱哈拿的缘故,每次都会分双份的祭肉给哈拿。他一点都没有因为哈拿没有生育而苛待或嫌弃哈拿,反而给予更多的爱和关怀。
但这事引起了另一个妻子毗尼拿极大的不满。或许是强烈的妒忌心唆使,毗尼拿见哈拿没有生育,仗着自己有儿女便作了哈拿的对头,常常用言语挑衅、刺激哈拿,要使她生气。
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,哈拿的心里实在太痛苦了。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生育的缘故,因此无论丈夫以利加拿如何安慰她,她的内心始终都不得安慰。加上毗尼拿的为难刺激,她心里愁闷,以至常常哭泣,吃不下吃饭。
02
有一年,他们一家人又去示罗敬拜。等大家吃喝完了,哈拿就站起来,独自到殿里去祈祷。她一边痛痛哭泣,一边祈祷。她向神许愿,如果神垂顾她当下的苦情,眷念不忘她这个婢女,赐她一个儿子,她必使这儿子终身归与神……
由于哈拿是在心里祈祷,只动嘴唇,口里却并没有发出声音,所以当祭司以利老人家坐在殿的门框旁边一眼看去,以为她是喝醉了酒在发酒疯,就责备她。哈拿连忙恭敬地轻言解释:
……不是这样。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,一滴酒都没有沾,但在神面前倾心吐意。请不要将我看作不正经的女子。我因被人激动,愁苦太多,所以祈求到如今。
哈拿并没有解释自己所求的是什么,所遇见的愁苦是什么。她仅仅解释自己不是酒醉的人,也不是不正经的女人。回想前面,当另一个妻子毗尼拿刺激她的时候,她虽然生气,却也没有当面争吵,没有仗着丈夫宠爱而攻击对方。她真的是一个性情温柔的女子,对家人有极大的包容。
以利也没有再问哈拿什么,只告诉她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,并祝福说愿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!
哈拿一听这话,脸上的愁容立时消散,回去就吃饭了。因为她相信那时以利说话代表的是什么,那是来自于神的祝福。她看见的不是以利这个人或他所说的是什么,而是他所代表的背后那位至高者。
03
哈拿其实明白,生育这件事出于神。从前她不能生育,是出于神,以后能不能生育仍然是出于神。她比拉结(先祖雅各最爱的妻子)更聪明,没有因不能生育而找以利加拿胡闹。
她只找神,她找对了方向。
后来,哈拿果然怀孕生了一个儿子,这个宝贝的儿子就是撒母耳。她对孩子充满了爱,精心照顾儿子到断奶(据资料显示,犹太人那时一般是3岁才会断奶)。期间,她并没有例行随同丈夫去示罗。
当然,她是有请求丈夫的同意的。感恩的是,她的丈夫以利加拿也是一个心存敬畏的人。
再后来,小撒母耳断了奶,哈拿带着他去到示罗,同时按照律法的要求,带上相应的礼物。哈拿把小撒母耳领到以利面前,告诉以利自己是来还愿的,她把小撒母耳交给以利,并献上感谢赞美。
此后,哈拿每年都会在固定的节期来看望小撒母耳,带来为他做的小外袍,让小小孩子体会到妈妈的爱。
04
如果仔细思想,会发现哈拿这个女人不一般,她具有非常大的信心。
不仅表现在求子的事上,这个是很明显,当以利说了那番话后,她就心里欢喜,脸上散去愁容,跑去吃饭了嘛,大家都看得到。
还有,就是体现在她对小撒母耳成长的放手。要知道,当时以利已经年迈,他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养已经彻底失败。那两个儿子道德败坏,一点儿都不敬畏神,公然作恶,名声在以色列人中早已臭了。哈拿怎么敢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交在以利的手上?
换作是我,可能要失信了,至少要再去神面前哭几场……再或者,搬去以利家旁边作陪也行呀。万一自己的宝贝儿子小撒母耳被带坏了怎么办?受到虐待了怎么办?……
我不知道哈拿当时有没有这些顾虑和忧愁。或许是有的吧,哪个正常的母亲不会担心呢,毕竟,在我们看来,以利家那个样子,小撒母耳身处的成长环境实在是太不友好了。
然而,我们从书上所见,哈拿什么措施都没有采取。她和小撒母耳最长的相处时间,大约就是孩子断奶之前的那3年时光吧。我想,她一定非常珍惜那3年的好时光,她对小撒母耳的家庭教育应是非常好、非常符合那本书上的教育原则。
从小好好教养孩子,使他明白当行的路,这样,他到老也不会偏离。这话绝不是徒然的。
然而,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的教养,哈拿怎么能放得下心?怎么能放得下手?
我想,除了幸(音)心,别无解释。或许,在人看来,孩子是交在以利的手中,但在她看来,却是交在神手中的吧。从此,她不干涉孩子的成长,她不违背所许的愿,她只管尽上了她一切的本分,将结果交于神。
神果然成就一切,超过所求所想。小撒母耳渐渐长大,神与人越发喜爱他,最终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中举足轻重的正面人物。作为妈妈的哈拿,心里一定是非常高兴的欣慰的吧。
哈拿的指望不在人(也不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哦),乃在神。亲爱的,你的指望在哪里?
我曾想,如果她的丈夫以利加拿只娶了她一个妻子就好了。可是,没有如果,只有事实……转念一想,如果没有那个妒火中烧处处针锋相对苛待她的毗尼拿,也许,哈拿的心未受痛苦的熬炼,不会在神面前切切地寻求,更不会经历后来的丰盛。
所以,不抱怨,不是去求环境的改变,而是求有智慧去适应和胜过环境。
亲爱的,在神面前倾心吐意,永远是上上之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