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 基督的荣美

爱父母过于爱我的,不配作我的门徒。(太10:37)

1740年夏天,爱德华兹针对教会中年龄从1至14岁的孩子特别讲了一篇道。想象一下,这位伟大的神学家在马萨诸塞的北安普顿的书房中,思考该对教会里的6岁、8岁和10岁的孩子们说些什么。他用优美的花体字写了12页讲稿。在第一页页眉他写道:“献给孩子们,1740年8月。”

你觉得这位美国历史上伟大的神学家会对教会里的孩子们说什么呢?爱德华兹所讲的要点是:“孩子们当爱主耶稣基督,胜过爱世上的一切。”[1]

他的讲道经文是《马太福音》10章37节:“爱父母过于爱我的,不配作我的门徒。”这次讲道很短,大约15到20分钟。其中爱德华兹列出了六个原因,说明为什么孩子应该爱耶稣胜过爱生活中的一切。第一个原因是:

没有比基督心中的爱更伟大、更奇妙的爱了。他喜悦怜悯;他随时愿意体恤那些在苦难和痛苦中的人;他喜悦看到受造物幸福快乐。基督所显出的爱和恩典胜过世上一切,就仿佛太阳远比蜡烛更耀眼一样。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常常充满慈爱,但这与耶稣基督的爱相比相去甚远。

爱德华兹鼓励教会的孩子们爱基督胜过爱世上一切,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基督的心。在这篇讲道以及他所有的著作中,他不同于古德温和其他神学家,将我们引向了另外一个方向。当他论到基督的心时,总是强调基督慈心的美好可爱。这值得我们花一章篇幅来探讨。

再来看看爱德华兹说的:“没有比基督心中的爱更伟大、更奇妙的爱了。”

人天生就向往美好的事物。我们会被美的事物征服。爱德华兹深深了解这一点,而且他还发现这种对美的向往也存在于属灵的世界中——事实上,爱德华兹说,其他的美都是这种属灵之美的反映或影子。在他整个的事工生涯中,他都试图以基督的荣美来吸引人们,而1740年8月他在教会里对孩子们讲道时也是这样做的。在这篇讲道的最后,他说:“神里面一切可爱的,都在基督里,而人里面一切可爱的或者能成为可爱的,也都在基督里:因为他既是人也是神,而且他最圣洁、最温柔、最谦卑,在各个方面都堪称楷模。”[2]

任何能成为可爱的都在耶稣里,因为“他最圣洁、最温柔、最谦卑,在各个方面都堪称楷模”。《马太福音》11章29 节中说基督柔和谦卑的话,是基督对自己内心的描述。换句话说,基督温柔的心令他变得荣美;或者说,基督最吸引我们的是他心里的柔和谦卑。

在今天的教会里,我们常常提到神的荣耀和基督的荣耀。但是,吸引我们、让我们胜过罪并成为光明之子的是神的何种荣耀呢?是神的至大、由宇宙的无限联想到造物主的全能,或者感受到神超越的荣耀,吸引我们寻求他吗?不,爱德华兹说,吸引我们的是基督内心的可爱。他说,正因为“瞥见基督的神圣之美,使人的意志被折服,人心完全被吸引;正因为瞥见神伟大的属性,人完全降服下来。”但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看见神的伟大,而是看见他的良善。若只是看到他的伟大,“人心里对神的仇恨和抵挡也许丝毫没变,依然顽梗;但是,人一旦瞥见神的道德和属灵的荣耀,以及耶稣基督的至高恩慈,他心里会被照亮,就能胜过和消除各样抵挡,使灵魂借着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归向基督。”[3]

吸引我们到神面前来的是耶稣的荣美。爱德华兹在另一篇讲道中说,当罪人和困苦人到基督面前时,“他们寻找的那一位极其美好、可爱”。因为他不仅“极其威严、完全圣洁、行在光中”,而且这威严“与他最甜美的恩典相结合,并以温柔、谦卑、慈爱为衣”。[4]

耶稣“满心接纳他们”。他们虽然犯罪,却惊讶地发现,他们的罪让他更愿意时刻将他们拥入心怀。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他张开双臂拥抱他们,准备永远忘记他们一切的罪,好像他们从未犯罪一样。”[5]

换句话说,当我们来到基督面前,会惊喜地发现他的慈心何等美好。这份惊喜就是吸引我们寻求他的原因。

我们思想过基督的可爱吗?

当我们想到基督时,脑海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也许不是“美好”的概念。也许我们想到的是关乎神和基督的真理,而非美好。但我们之所以关心教义是否全面,只是为了持守神的荣美,就好像我们之所以关心一架照相机上镜头的聚焦效果,只因想要精确捕捉到各样美景。

愿耶稣的荣美能吸引你到他面前来!他一面严厉斥责不悔改之人,一面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敞开胸怀来拥抱悔改之人。他带我们进入光明的草场,感受神的爱。他吸引被藐视和被厌弃的人带着舍己的盼望来到他脚前。他公平正直,不偏不倚,合宜应对,从不反应过度,不找借口,也不乱发脾气。他的心因想念那些困苦穷乏人而悸动不已,他和他们一同受苦,使他们在苦难中大得安慰。他心里柔和谦卑。

愿基督使你看到他的温柔,也看到他的可爱。如果我说“爱慕耶稣的心”,那么我想表达的是,当思想他的心、恋慕他。为何不让你的生活变得从容安静一些呢?加上其他的属灵操练,你便可以思想他本体的光辉,思想何为他内心的驱动力,何为他最深的喜悦。何不给你的灵魂一点空间,让自己一次次重新爱上基督呢?

当你看到教会中那些荣耀的老年圣徒时,你觉得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?除了持守纯正的教义,肯定还有坚定的顺服,当然也有受苦却不愤世嫉俗。但也许还有其他原因,也许这才是最深层的原因: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一位温柔的救主。也许,他们多年以来总会有这样的惊喜,他们的罪令基督切切想念他们,而不是厌弃。也许他们不仅知道耶稣爱自己,而且也感受到了。

结束本章之前,我们不能不提到我们生活中的孩子们。爱德华兹告诉他认识的孩子们说:“没有比基督心中的爱更伟大、更奇妙的爱了。”那么今天的我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件事呢?

对那些我们在教会里打招呼的孩子,他们需要什么?我说的是最深的需要。是的,他们需要朋友,需要鼓励,需要学业帮助,需要健康的饮食。但是,什么是他们最真实的需要呢?当这些需要都无法满足时,什么能支撑他们、滋养他们的心呢?难道不是感受到耶稣对他们的吸引吗?明白他对他们到底有何感受?

面对孩子,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是什么?这个问题可以有一百种正确答案。但是,我们的核心工作是要让孩子们知道,即使是我们最好的爱,也只是更伟大的爱的影子。简单说来,我们要让他们无法抵挡基督的温柔,也难以忘怀。我们的目标是,孩子年满十八岁离家后,余生不会认为基督会因着罪和苦难厌弃自己。

这也许是我父亲给我的最好的礼物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他教导我和我的弟兄姐妹纯正的教义——这是当今福音派家庭忽视的事实,实在令人痛心。但他还教我了一些比神的真理更深刻的东西,即神的心,这已显明在基督这位罪人之友身上。父亲让我明白了基督的荣美。他不是强迫我信,而是吸引我相信。如今我们也有这样的特权,找到新方法吸引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去认识耶稣的心。耶稣渴望靠近罪人和困苦人,这不仅是正确的教义,也吸引人来寻求他的面